为深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改革,确保课程衔接取得成效,下城实验区通过高位指导、调研检验、交流研讨等活动,深入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衔接工作。
一、高位指导
专家全面高位的无缝指导是创新研训平台的重要内容和中国教科院实验区“1+1+x”模式的优势体现。下城实验区邀请了龚亚夫、李铁安、李正福等专家分学科对下城区九年一贯课程衔接工作全程指导。
在英语课程衔接工作中,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龚亚夫理事长多次莅临下城区进行指导和讲座。通过教师座谈、“family话题”课堂指导和“英语教育的困境与教师可选对策:语块教学”讲座等活动,龚理事长使下城区英语教师了解如何从国家课程改革方向、英语课程价值取向、英语技能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等方面思考课程衔接改革,并体悟出英语教学的本质和核心。
李铁安在“下城区区域九年一贯制衔接数学组会议”上,结合下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学衔接方案,以《文化意义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为主题,分析了当下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优质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对下城区九年一贯制数学衔接工作进行现场专业指导。
李正福博士对科学课进行了课堂指导,并以“基于课程衔接的课堂教学”为题作讲座。他从学科课堂教学衔接、不同学科课堂教学之间的衔接、师生生命成长衔接等方面阐释了如何使课堂教学成为实现课程衔接的关键。
二、调研检验
为高质量推进下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衔接工作,专家组与生态办、各学科工作组组长对六所九年一贯学校进行调研,把脉各学科衔接,检验工作成效,指导解决问题。调研中,六所学校汇报了本校课程衔接工作当前进展、实际问题和发展要求,各学科组长对各校本学科发展做了针对性指导。
杨九诠主任针对各校实际分别进行了整体性指导。在景城实验学校,他要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整体规划,整体推进;教师要共同教研,共同听课,激发学习兴趣,继续深化九年一贯制衔接工作。在大成实验学校,他强调,九年一贯课程衔接工作是从不同角度整体谋划布局,需要系统全面地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要积极探索教师职业生涯的衔接。要以数字化教学案为抓手,搭建衔接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安吉路实验学校,杨主任指出,学校要树立“高、大、全”的意识,在课程衔接工作中发挥先导和示范的作用。明确学制概念、课改概念、校本课程概念,将中考复习和课程衔接整合起来,实现综合主题化,研究专题化。在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他提出,应做到课程科学化、生源优质化和复习课主题化,要发挥课程衔接工作对复习课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复习课的变革,推进课程衔接工作。在明珠实验学校,他指出,要抓住高考改革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走好普职衔接、普职融合的道路;要加大校本课程建设力度,并将职业化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策略;要区别义务教育与高中,区别小学与初中,合度、合理地实施普职衔接和普职融合。在胜蓝实验学校。他建议,学校在“合”上作足文章;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做好了,能在内涵上形成动力,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
三、研讨交流
11月26-12月9日,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先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伟,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驻下城专家组组长杨九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正福副研究员及王许人博士,教师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城教育生态研究中心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下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项目成员组全体人员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由景成实验学校、明珠实验学校、安吉路实验学校先后承办。
活动首先由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分学科进行学科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专家组对各科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其后组织集中研讨,集中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概况汇报交流,以及研讨课执教教师代表说课交流。在集中研讨中,杨九诠主任围绕九年一贯制课程衔接工作的理解与实施的主题作专题讲座,从课程衔接研究的必要性,理解与实施的三个维度,内容以及策略与路径等方面进一步对研究深入指导。
黄伟局长讲话指出,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项目聚焦九年一贯制办学以及课程改革领域,是区教育局基于区域性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二轮合作的重心内容,是发扬下城教育教学研究“研-训-教”一体良好传统的重要体现。他肯定,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进过程,真正地为着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质量,促进学科体系构建而努力,形成了合力,体现了下城研究员、教师钉钉子般的钻研精神,体现了下城教师的正能量和积极的价值追求。他强调,项目推进重视各学科的共同研究,彰显了教育教学工作者专业的意识。他要求,项目研究要有清醒的效益观念,要以批判思辨的精神,确立更广的专业格局,立足促进文本和生本的结合,真正为学生得到更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成长而努力,同时,要在现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树立下阶段研究新的目标、愿景,纵深推进研究,以期达成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实践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