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赴浙江杭州拱墅实验区调研

时间:2025-04-11 浏览量:52 【 浏览字体:

    2025年3月27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一行赴浙江杭州拱墅实验区开展院区合作项目调研指导,参加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思政教学一体化指导手册研制的区域探索》结题筹备专题指导会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所长安雪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确立为核心目标,对思政育人工作和课题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思政元素要恰如其分地融入课程教学,课堂既要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要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育人目标。二是增加实践探索的篇幅,将大运河思政、“60秒说教育”等内容融入课题研究成果,既体现课题的高位实践,又展示了高质量的行动研究。三是增加教师教育方面的内容,收录课程思政教学磨课、研课方面经验,为教师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四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编排课题研究成果,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思政理论引领性,为中小学教师思政教学提供有效指导。

    会上,杭州拱墅实验区项目组汇报了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周期、研究样本、研究团队以及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活动,提出了课题结项筹备工作计划。区域教育研究所项目组介绍了课题成果《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手册》的编写思路、内容概要、目录结构、课例、教材单元目标及内容列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实践等内容以及文本修订工作安排,并对课题结项报告的框架、课题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研究成效,以及拱墅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与会专家建议,课题成果围绕义务教育、学科思政、教学一体化等核心概念开展叙述,尤其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教师能力不足问题,将《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手册》做成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说明书,从机制、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论述课题研究的创新经验。一是调整《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手册》结构,提炼和呈现中篇和下篇论文核心观点。二是课题成果继续丰富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文献综述,理清学科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关系。三是在课题成果最后部分增加启示和展望,展望课题研究过程中未能解决的困难、不足之处和未来设想。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研究院书记、院长宋小华,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庞君芳出席会议并进行了指导。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院长沈旭东、常务副院长王达、教育治理研究室主任郑锦杭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