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以史育人 坚定理想信念

时间:2024-09-16 来源:党委办公室 浏览量:377 【 浏览字体: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加过艰难困苦的奋斗,人生阅历很有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定以史育人价值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教科书。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并用以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要给学生讲清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历史是我们党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政治力量的根源和灵魂,广大青年要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加强历史教育政策部署

2019年5月5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6月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将党史国史列为职业院校的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7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9月18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重点加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知识的学习。10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深化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近代史、中华文明史教育。10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

2020年1月19日,教育部印发通知,《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 中增设历史课程,历史成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12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要引导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故事,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在中小学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指出要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3月,国家文物局、退役军人事务部印发《关于充分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及烈士纪念设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要充分用好革命文物资源及烈士纪念设施,高质量服务党史学习教育。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4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扎实开展“四史”教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教育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强调要要突出青少年对“四史”的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教育。11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版)》,指出要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要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做好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举措和成效。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职业院校开展“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职业院校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经验,继续开展“我们一起学党史”、红色基因传承等方面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把小我融入大我、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远大理想。

202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利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专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推进历史教育落地落实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全国包括教育系统内积极推进“四史”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21年,全国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共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约84万场,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人群达4.29亿人次。该年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人群中,35岁以下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一半,说明青年、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力军。教育部于2021年5月下旬启动“音乐党史”系列活动,全国百所高校共同参与。至2021年6月,已在各地开展活动300余场,覆盖对象达数十万人。地方各省市在历史教育尤其是“四史”教育上因地制宜,多方位多形式学习“四史”。上海市组织高校思政课专家,重点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知识点与“四史”有机融合,编制教学参考资料;要求将“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和高校相关课程教学之中,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与专业特点的学习教育模式;将“四史”教育广泛融入主题党团日、学生会、学生社团活动等日常教育活动;在全市校外教育基地征集“四史”教育网络公开课资源,推出“云游”博物馆等“四史”教育线上体验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生动鲜活的教育素材。福州市开展青少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各区县打造各具特色的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特色线路。近千名“红领巾党史宣讲团”志愿者,活跃在红色遗址、纪念馆等地,向游客宣讲“微党史”。陕西省累计开展党史专题宣讲11000余场,受众120余万人次。甘肃省各大中小学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党史主题教育活动3000多项,覆盖全省大中小学全体师生,累计800多万人次参与。此外,在学习方式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四史”教育实现了由线下向线上的变革。2021年3月,党史学习教育官网正式上线,官方微信公众号“党史学习教育”也同步推出,从线下教育扩展到线上学习平台,为广大党员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学习党史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移动平台。本月,新华网和教育部合作推出“网上重走长征路”党史故事百所高校接力讲述活动,至4月,已有48所高校陆续开讲,相关视频播放量4169.82万次。与此同时,线下党史教育基地也增多。2021年6月19日,中央宣传部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新命名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公布《“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其中教育部办公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设立党史、新中国史教育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共计81个。相关教学基地的新增,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全教会召开以来,历史教育落地落实、入脑入心、有行有意,成效颇丰。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傅海燕)